在4本階段,艦隊搭配的核心在于平衡資源采集效率與基礎戰斗能力。玩家已解鎖中型工程艦和部分驅逐艦,建議優先將小型綜合工廠、金屬煉化工廠、水晶合成工廠升至8級,使基礎資源產量穩定在5.7萬/小時左右。工程艦隊編組需攜帶1-2艘倉庫艦(如721載貨型),通過提升單次采集容量減少往返時間,同時前哨指揮中心需儲備金屬以應對爆倉問題。采礦平臺可提供10%-30%的采集加成,但需注意僅限同盟成員共享。
戰斗艦隊應以驅逐艦和護衛艦為主力,避免過早投入巡洋艦等高指揮值單位。推薦使用澄海級基礎型或雷利亞特級作為平民防御核心,前者對6級野怪有穩定輸出,后者能快速清理敵方護衛艦實現攻城效果。防空方面優先選擇衛士載機型或苔原載機型,二者兼具治療和區域防空能力。注意艦隊移動速度由最慢艦船決定,戰巡/航母建議通過增援功能加入戰斗,避免拖累主力艦隊機動性。
小行星稀疏區僅允許護衛艦、驅逐艦進入,可針對敵方大艦隊實施游擊;高能輻射區則適合巡洋艦以上單位規避小船騷擾。7-10級野怪需采用分兵策略:主力艦隊接戰后,用1艘垃圾艦吸引增援部隊回撤以形成單挑局面。封鎖任務可自動刷新野怪經驗,但需避免在公共礦區引發沖突。
技術點分配需遵循先生存后輸出原則。工程艦優先點滿采集加速與倉庫擴容,戰斗艦船前排強化護甲與閃避,中后排專注火力與命中。艦載機技術值應傾斜給林鸮、蜂巢等對艦特化型,其單發傷害需超過目標護甲值(驅逐艦基礎護甲約20)。若需重置技術點,可通過藍圖界面的洗點功能全額返還已消耗點數。
戰巡和航母雖強度高,但會擠占指揮值并降低艦隊速度,導致戰術靈活性下降。建議將400指揮值上限分配給3-4支功能明確的艦隊:1支高速拆家隊(諾瑪M470+云海級)、1支主力接戰隊(奇美拉+卡利斯托)、1支純輸出隊(艾奧+刺水母),剩余人口用于工程艦編組。定期檢查計劃圈與采礦平臺狀態,防止資源鏈斷裂。